台灣地狹人稠、自然資源相對匱乏,台灣人的創意卻屢屢令世界驚艷。
單單今年一年,從德國紐倫堡、英國倫敦、美國匹茲堡、到瑞士日內瓦,全球最舉足輕重的四大發明展,台灣代表團皆大放異彩,都是團體總冠軍。其中,青年學生的表現尤其耀眼,參展件數超越往年,獎牌數也有超越企業的趨勢,得獎者年齡更是一再下降,最新紀錄保持者是一名才8歲的小學生。台灣創造力教育向下紮根的成效,由此獲得明確佐證。
在國際設計領域上,台灣學生同樣發光發熱。2010年德國iF設計大獎全球設計學院排名,台灣10所學校入圍百大,技職教育龍頭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台科大)以積分160搶進全球第4名,表現最亮眼。而在與iF並稱「設計界奧斯卡」的德國紅點設計大獎中,台科大學生一年就拿下14個紅點獎,其中2個作品並獲得best of the best肯定。
紐倫堡國際發明展是全世界歷史最悠久的創意商展,去年台灣以26金、26銀和15銅拿下團體總冠軍,今年十月底再以27金、32銀、23銅蟬聯冠軍寶座,全部98件參賽作品中,學校作品69件,佔三分之二強,並包辦51面獎牌,當中有15面是金牌。這種優異的表現讓不少參展外國人直說:台灣具備成為「發明之島」的實力。
距離紐倫堡發明展成績揭曉前不到兩週的十月中旬,第10屆英國倫敦國際發明展成績出爐,台灣代表團以12金、2銀獲得團體總冠軍,也寫下歷年最佳成績。把時間回溯到更早一點的六月,在美國匹茲堡舉行的第25屆國際發明展上,台灣獲得24金、25銀、5銅,全球冠軍;四月下旬,第38屆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台灣拿下28金、21銀、10銅、3個特別獎,同樣是世界第一。
台灣大專院校參加發明展的風氣愈來愈盛,以今年的紐倫堡為例,北台灣科技技術學院報名12件作品,數量居各校之冠,也有不少實用的發明,例如防止幼兒誤觸熱皿燙傷的「智慧型防護墊」、「紫外線殺菌環保筷」、「身高測量帽」,和方便年長者打電話的「自動撥號器」等,勤益科技大學提出7件作品、遠東科技大學6件、雲林科技大學和南台科技大學各5件。
台灣紐倫堡發明展代表團團長高發育指出,各級學校積極投入研發,是進步快速的主因。帶隊參加日內瓦、匹茲堡及倫敦發明展的台灣發明協會執行長陳宗台也說,以往,校園參賽者比企業參賽者少很多,但近兩年來,校園急起直追,參賽作品激增,與企業的比例接近一比一。
大專以下學生團隊,也是台灣在各大國際發明展奪冠的生力軍。首度參加紐倫堡比賽的台東市公東高中獲得1金、1銀、1銅,基隆市二信高中獲得1銀、1銅,台中縣明道中學也獲得1面銀牌。值得一提的是,公東高中的金牌作品「具吸塵功能的吹風機」4名創作同學中,曾欣如、郭雯萱是蘭嶼達悟族人,這也寫下台灣發明史上首度有離島原住民參賽並奪金的紀錄。
年僅8歲、就讀高雄美國學校二年級的葉其璋,以一件「救生泳褲」獲得紐倫堡發明展金牌,創下年紀最小得獎紀錄。葉其璋的姊姊葉怡佑唸小六,12歲,以「摺疊式節能檯燈」拿下一面金牌,她的特殊設計是在檯燈上面裝設雙面太陽能電池,檯燈底座則有USB插槽連接其他電器,平時可照明還可儲存電力,在停電時再供電給手機等電器用品。
葉其璋的指導老師,是目前任教於國立聯合大學工業設計系的謝文展,他認為,光用死背方式讀書的時代過去了,台灣未來不能再靠代工,唯有靠創意才能再造經濟奇蹟,發明的興趣則必須從小培養。
家族成員都獲獎的情形,還有基隆女中魏嫚君和她就讀基隆市成功國中的妹妹魏孝瑄,以及東海大學附屬實驗高中(東大附中)的紀皓智、紀宇宸兄弟。
魏家姊妹去年以「市話及藍芽耳機結合裝置」及「車載及家用多功能攜帶式藍芽耳機播放系統」拿到倫敦發明展金牌,今年又以一件「立體聲無線影音播放器」再在倫敦發明展鍍金。她們的父母都從事通訊業,也是不斷有作品在各大發明展中獲獎的發明家,「家學淵源」是姊妹倆表現傑出最主要因素。
今年倫敦發明展,東大附中抱回2面金牌,作品的發想者就是義台混血的紀家兄弟。哥哥想到的是門外隱藏式攝影機「媽媽的第三隻眼」,把裝了隱藏攝影機的鏡子掛在門外,門內使用MP5播放,屋主可以監看屋外即時影像,具保全作用。弟弟則是因為怕被媽媽抓到他打電腦遊戲,所以想到在電腦視訊鏡頭裝上能看到身後近150度背景的超廣角鏡面,「若有長輩靠近,即可提出警告」,這就是「電腦玩家的第三隻眼」。
東大附中發明團隊,原本都是高一外語班學生:紀皓智和同學邱允繹、李唯誠、洪承億。由於剛升國一的紀宇宸對發明也有興趣,邱媽媽特別跟校方情商,讓弟弟參一腳。沒想到,13歲的宇宸在發明展上大出鋒頭,他天真活潑的態度和有問必答的熱情,吸引眾多評審和媒體注意,成為團隊中人氣最旺的一員。
東大附中校長陳世佳表示,學校從去年起成立愛迪生工廠,鼓勵學生研究發明,但是要出國參加發明展,同學還得付出額外的心力,利用周末到校討論,賽前密集訓練、加強英語表達能力,多數家長以升學為重,擔心參展影響課業,孩子即使有興趣也無法加入。
這次倫敦發明展適逢學校段考,以往總是考第一的紀皓智參展,同學打趣:第一名終於可以換人做。陳世佳校長說,除了學校的資源挹注,家庭支持更重要,紀家父母尊重孩子的興趣、讓孩子適性發展,皓智目前已經在開始討論明年參展的主題,創意教育的紮根,在紀家兄弟身上具體展現。
台灣發明協會執行長陳宗台指出,近2、3年來,台灣參加世界各大發明展的學生作品數量明顯成長,和台灣發明教育向下紮根、在中小學推動科展、在技職學校推動創新發明教育絕對有正面相關,新一代的設計發明獎幾乎都是技職學校的天下,技職體系「動手做」的能力不容小覷。過去,一般人的印象是:技職院校,是成績不如人的學生唸的。如今,局勢的發展證實:只要有合適的舞台,技職生也能讓世人刮目相看。
今年八月,遠東科技大學資管系一年級學生楊喬鈞代表台灣參加在美國猶他州舉行的「世界盃電腦應用技能競賽」,最後擊敗70多個國家、1000多名高手、拿到世界冠軍,又是一個典型技職生出頭天的案例。
楊喬鈞原本就讀升學率很好的私立高中,但成績不理想,他本人也不開心。後來父母發現他對電腦和跳舞特別有興趣,高中畢業讓他轉考技職體系,他在遠東科大參加舞研社,假日則擔任資訊志工,到鄉下教小朋友玩電腦。興趣得以發揮的結果,他不僅變快樂了,甚至於獲得世界級的肯定。
遠東科大通識中心主任詹添印說,幫孩子找到舞台與自信,他們一定會自己發光發熱,「天生我材必有用」這句老話,放在今日的教育中,可以改成:「不一定要讓每個學生都長成巨木,蕃茄也有它的價值」。
本期新活水除了前述台灣青年學子在世界各主要發明展上傑出的表現,還將深入介紹3所技職院校:全球排名第4的台灣設計院校之王─台科大;私立大學投入創新發明教育的先驅─遠東科大;以及近年來急起直追、積極鼓勵學生創作發的北台灣科學技術學院,由這些實例來證明:台灣堪稱一個以創意發光的島嶼!(12月號新活水雜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