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1日 星期二

北台灣科技─靠創發走過危機

走進北台灣科學技術學院研發長兼創新育成中心主任蔡彥欣的辦公室,牆上掛滿專利證書、獎狀,桌上、架上擺的,除了書就是大大小小的獎盃,很難想像,該校全力投入創新發明才3年,就有如此輝煌的「戰果」,尤其蔡彥欣所指導的學生團隊更為傑出,3年共獲得26面國際發明獎牌。
北台灣的前身,是以工科起家的光武工專,10年前升格為學院。蔡彥欣不諱言,前幾年學校一度面臨危機,學生人數從全盛時期約15千名一路滑落到9千出頭,校方被迫開始「優退優離」老師,400名教師淘汰超過100人。
為了挽回頹勢,學校決定依既有背景優勢全力投入創新發明,鼓勵老師帶領學生動手做。
從提升畢業班學生的專題製作水平著手,北台灣要求學生儘量做出完整的作品。蔡彥欣說,考量技職生的程度和學校設備條件,他們避開太難或需要精密儀器的主題,從「創意與實用兼具」方向切入,篩選出學生有興趣、簡單易行、生活化的題材。
該校鎖定4大發明展:台北國際發明展、韓國首爾國際發明展、德國紐倫堡發明展和瑞士日內瓦發明展,積極投入比賽。只參加這4大,是基於務實的考量:台北發明展在自家舉辦;紐倫堡和日內瓦,最具傳統與代表性;首爾離台灣近,參展旅費相對節省。校內先辦篩選,經過初賽、複賽,決賽優勝作品可以出國比賽,學校全額補助報名費和旅費。
2008年八月蔡彥欣接任研發長,九月底台北國際發明展登場,初試啼聲的北台灣拿下1金、4銀、1銅,從此一路參賽,獲獎率都在8成以上,總計拿下將近80面獎牌。起步雖晚,但頗有後來居上之勢,堪稱創發院校中的「後起之秀」。
北台灣的企圖心,也表現在專利案件申請上。根據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本國法人專利百大排行榜」統計,北台申請專利案件數,96年度僅排名第94(獲得專利數未上榜)97年急升到第60(獲得專利數為第85)98年又上升到第24(獲得專利數為第29),擠進全國大專院校前十名,進步神速、令人刮目相看。
亮眼的成績,是招生最有力的條件。今年,北台灣招生率逆勢成長、達到百分之一百。
蔡彥欣表示,很多專利作品缺乏商業價值,北台灣則努力朝「實用化、商品化」方向開發,一開始設計時就先鎖定可能的銷售對象,所有專利案件都有明確的市場定位。
以該校先後獲得首爾和日內瓦發明展金牌的「複合式逃生天窗」為例,一般逃生窗以鐵鎚擊破玻璃讓人員逃生,但鐵鎚可能遺失,玻璃被擊破後碎片飛散、可能造成人員傷害,北台灣研究團隊運用槓桿原理和強力彈簧、達到抗力臂的效果,只要按下窗戶內側的安全鈕,即可輕鬆開窗,免去使用鑰匙或鐵鎚的麻煩。平時窗戶單邊開啟透氣,外面的小偷進不來。這種天窗適用於遊覽車和高樓大廈,提升急難發生時逃生成功的機率。
北台灣師生設計的「環保節能夜燈」,也是一件實用又創新的傑作,去年拿下台北國際發明展銀牌,今年又奪下日內瓦金牌。這座夜燈使用LED燈泡,節能省電。它的聲控裝置可記錄聲紋,主人只要說出預錄的關鍵字,不必起身也能開關、調控光度或變換七彩燈光。燈座內的「電晶體震盪器」可發出人耳聽不到的20萬赫茲高頻音波,達到驅蚊效果,也可發出接近人腦入睡時約1千赫茲的低頻音波,幫助入眠。
最讓蔡彥欣自豪的發明,是今年三月取得新型專利並技術轉移給廠商量產上市的「改良式排氣管」。這項作品以耐800度高溫的奈米陶磁鍍膜活門結構,搭配螺旋式膨脹室設計,增加進氣容積,提昇引擎性能與燃燒效率,多次實測發現,每加滿油可行駛里程速約增加25%,省油環保又提昇馬力。
另外,北台灣積極運用紫外線LED燈及光觸媒技術,研發自動殺菌裝買如垃圾桶、烘鞋機、環保筷等。其中,烘鞋機在今年全國技專校院學生實務專題競賽中拿到分類第一名,環保筷則參加紐倫堡發明展,都是具備上市潛力的作品。
明年三月,北台即將歡渡40週年校慶,這所學校一度衰退走下坡,靠著創新發明,終於找到一條新出路。(12月號 新活水雜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