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3日 星期二

迪夢奇~ 小倆口經營設計文具 先做通路再自創品牌

在一般人的認知裡,筆記本有兩種,有日期的稱為日誌或日曆手冊,沒有日期的是萬用手冊。日曆手冊有時效性,萬用手冊則無。如今卻有一家台灣設計製造的文具商顛覆了這種思維,日誌的時效性被淡化到極不明顯,使用者可以依自己的喜愛和需求而自由發揮;萬用手冊則區分紙質及功能,不同場合用不同的手冊,方便人們隨時為生活中珍貴的時刻留下紀錄。

讓筆記本的面貌變得多樣而豐富的,是迪夢奇,一家成立才4年的小公司,兩名合夥人是一對六年級後段班的夫妻,先生王士騰原本從事設計,太太王君竹做行銷。王君竹一直有使用設計師文具的習慣,台灣製造的這類商品卻幾乎等於零,夫妻倆於是起心動念想要創業做文具。

與眾不同的創業歷程

王士騰說,早在6、7年前,他們就有自創文具品牌的想法,但是有鑑於身邊一些朋友投入生產、卻苦於沒有通路、以致於產品賣不出去、淪為拜訪客戶贈品的慘痛經驗,他們決定先做通路,從代理國外設計師文具著手。他們成立了網購平台「純品網」,主打韓國設計師品牌文具、兼責禮品,經營了一年左右,打出知名度,開始有實體通路主動找他們設櫃。

透過代理,他們慢慢掌握住台灣消費者的喜好和需求,腳步站穩之後,終於可以著手實現開發自有品牌的夢想。迪夢奇的品牌名來自法文dimanche,原意是星期天。王士騰說,他們希望自家商品給人放假般快樂愉悅的感受。經營通路時,他們傾向於多用一些人分工,工作時間短一間、工作份量少一點,讓大家維持好心情、樂在工作,迪夢奇成立後,他們慢慢轉移重心,把純品網轉手給別人,自己專心做品牌。

和市面一般日系品牌文具不同,迪夢奇不強調特定招牌人物的圖像,而著重於商品的功能變化,再搭配合適的插畫。王君竹說,台灣的自創品牌通常從市集起家,先小量生產試水溫,再慢慢擴大規模,他們則因為有過去做通路的經驗,長期和消費者互動,所以能夠掌握市場特性,所有商品一開始就量產,適合商店販售,一步到位,不跑市集。

打破傳統日誌格式 時效擺一邊

迪夢奇的創業商品,是一本無時效性日誌~365年曆,一開頭是跨頁的月計畫欄,內頁一律分成2大格,劃上細細的格線,使用者有需要的時候再自填日期書寫。台灣市場過去習慣了清楚標示一年365天的日曆手冊,對於迪夢奇這本年曆的銷售潛力,書店業者起先並不看好,迪夢奇於是決定自己設櫃販售。

王君竹說,寫日誌可以很隨興,不一定要每天、而是有需要才寫,再說,誰規定日誌一定要從一月一日寫起?日誌一旦印上日期,沒有從頭到尾整本寫完,感覺又很浪費。365年曆吸引了一批與王君竹有著同樣想法的粉絲,目前再推出第二代,格式更自由,右頁7大格、左頁是free note,無論周記事、分類記事、甚或是記錄料理步驟,想怎麼用、任由使用者決定。

除了努力讓年曆、手帳的格式更為自由化,迪夢奇也積極賦予筆記本不同的功能,例如針對喜歡收集紀念戳章的人推出集章本,精挑細選適合的紙張,蓋章之後快乾又不暈染;旅遊記事本,從行前的行程規劃到記錄旅程點滴、整理票根等,一本搞定。王士騰說,市面上筆記本很多,但要有明確的構想,能夠激發使用者心中的共鳴,才是好商品。
迪夢奇有一項創舉,他們會為每一款日誌或筆記本特製一份內容豐富的樣本,隨貨擺放在賣場裡,消費者一看就知道使用方法,此舉不但減輕賣場銷售人員的講解負擔,也可以避免買錯了再退換的情形。後來很多廠商爭相仿效,提供樣本成為賣手帳的必備條件。

勇於嘗試 產品多元且多樣

除了年曆、手帳、各種特殊用途記事本等文具外,迪夢奇也做禮品、做旅行組(行李吊牌、護照套等),他們的想法大膽又敢衝,總是不怕失敗,努力嘗試各種新鮮有趣的點子。

王君竹說,有一回,他們因應情人節設計了馬克杯組。傳統情人對杯的size一樣,只以圖案或顏色區分男女。但她認為,現代社會很多元,情侶不一定是一男一女的組合,全家人用一組馬克杯,也是愛的表現,所以他們做了3個一組的馬克杯,中性的顏色和圖案,只是大小有別,大人用大杯,小孩用小杯。結果銷售不如預期,成績平平,而且消費者多半零星地購買,群組效果很不明顯。

還有一回,迪夢奇應賣場要求,設計年底檔期的襪子禮品。起先,他們有猶豫,一方面是一向不想做季節性強烈的商品,一方面則是缺乏經驗。後來由於抵擋不住挑戰的慾望而決定放手一搏。過程中吃了不少閉門羹,多數襪子製造商一聽設計師就搖頭,因為設計款樣式複雜、量又不大,產值小得可憐。最後,他們輾轉得到工研院旗下一個輔導產業升級單位的協助,終於克服困難、完成任務。商品賣得雖然不錯,可惜成本太高,他們只賺到經驗沒賺錢,以後也不想再做襪子了。

掌握市場特性 不怕雞蛋放同籃

問王士騰和王君竹,夫妻共同創業,有什麼優缺點?他們笑了。王君竹說,傳統老人家都說,雞蛋放同一個籃子裡,風險沒有分攤,不好。而且工作和生活都在一起,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不分開,別的夫妻下班回家可以只聊私事,他們卻免不了還要談到公事,碰到意見不合的時候,容易流於情緒化,不愉快的情緒從白天延續到晚上,很不健康。

王士騰則說,剛開始創業時吵得多,可是吵來吵去,他都贏不了。迪夢奇專攻成熟以上的成熟性文具市場,女性消費者一直是主力,近年來這種趨勢更是明顯,老婆只消一句:「你又不用。」他就無言。而且一整年下來檢視成績,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事情都是老婆的決定,東西賣得好,證明老婆是對的。所以現在兩人分工,先生負責製造端,太太管預算和財務,拿捏好平衡點,就不會再吵了。(2013.08第49期新活水雙月刊)

生活無處不可黏 王佳將膠帶功能發揮到極致

有些東西看起來不起眼,現代人的生活卻處處少不了它。舉例來說,到便利商店買現煮咖啡,店員會抽一小段膠帶貼在杯蓋上封口。再舉一例,網購的衣物宅配到家,撕開包裝袋的封口膠條、拿出商品來試穿一下,不合適,把商品裝回去、袋口重複貼合,趕在七天鑑賞期內辦理退換貨。這些事,大家習以為常,但你是否想過,如果沒有那封口的膠帶,這些舉手之間可以完成的動作,可能變得麻煩許多。至少,你得先找一把剪刀,才能剪開封口或膠帶。

讓膠帶變得簡單好用的,是一家名為「王佳」的公司,過去,它專門生產商家或生產線使用的各式膠帶,去年起,它跨足文具市場,發揮創意將膠帶的功能開發到極致,要讓一般消費者生活中處處都有膠帶的蹤跡。

4名同事兼好友共同創業 以封緘膠帶站穩腳步

王佳的前身叫做士麟興業,創業之初,全公司只有4名老闆兼員工,辦公室設在台北士林。這4個人,以前同在生產鹿牌膠帶的地球公司上班,由於交情好,1982年決定共同創業。創業第二年,他們研發出台灣第一卷可重複拆黏的封緘膠帶,把這種膠帶使用在包裝袋上,只要撕去一張薄薄的膠膜,就可以重複拆開包裝再黏上,非常方便。

封緘膠帶改變了傳統衣服的包裝方式,成為全球包裝主流。士麟興業也因此寫下傲人業績,站穩事業腳步。這項產品的25年專利數年前到期,利潤縮水,只是王佳的研發能力強,趕在電子業全盛時期傾全力生產各式工業用膠帶,例如汽車用泡棉膠帶、耐熱膠帶、導電膠帶等,取得的專利數逾35件,儼然膠帶界的奇兵。

工業用膠帶,是王佳第二波獲利主力,一般消費者可能不是那麼熟悉,但若提到第三波讓王佳賺大錢的易撕貼(ESTAPE),很多人一定會「哦~~~」的一聲說:哈!原來是它。

易撕貼再創業績高峰

傳統卷狀膠帶使用不便,不是膠帶頭難尋,就是摳半天拉起來又黏在一起,沒有膠帶台或剪刀,還沒辦法切斷膠帶。有些人腦筋動得快,會把膠帶頭折回一小段或另外拿一張小紙片貼上去,下次要用、不必千辛萬苦尋找膠帶頭。王佳由這個小地方切入,開發出易撕貼,把膠帶一段一段裁切好、做成抽取式,每一段膠帶頭不上膠,好像抽取式面紙般隨抽隨用、超方便。

王佳業務經理秦素菁表示,易撕貼膠帶的每一小段都是起頭,好撕、即貼,可重覆使用又不留膠,應用非常廣泛,除了沙拉盒、咖啡杯蓋等封口,三明治、蛋糕的包裝也適用,一撕就開,不會因為饑餓手指皮皮剉、摳膠帶頭用力過當而把三明治或蛋糕壓碎。

秦素菁強調,有些電子產品也會使用易撕貼,例如剛出廠的電腦螢幕上有一層保護膜,使用前才撕掉。薄薄的保護膜色澤與螢幕很接近,有些人不免找不到下手的地方,廠商在保護膜上貼一段易撕貼,消費者就可以輕鬆撕。

易撕貼推出於1991年,獲得多國專利及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金牌獎、日本包裝大賞獎,很多連鎖咖啡店、便利商店、速食早餐店都是愛用者。這項產品小兵立大功、讓王佳再度攀上獲利高峰。

保密膠帶 商機無限

21世紀伊始,王佳投入保密膠帶的研發。一般消費者可能不清楚保密膠帶的功能,但細心一點的人會發現,有些包裝封口上那一層膠帶是有門道的,若有人試圖偷偷拆封,膠帶底層圖案遭到破壞,即使再黏回去、圖案也無法復原。

秦素菁經理說,在美國接連發生911恐怖攻擊及恐怖分子以郵件散播炭疽熱病菌之後,各國政府紛紛要求郵件寄送過程必須採取更嚴密的防範措施,使得保密膠帶迅速打開國際市場。部分電子業者以空運郵寄價值不菲的半導體,也採用保密膠帶封裝包裹,降低郵寄過程中產品被偷竊或調包的風險。

保密膠帶具有防偽、防拆、保密等功能,依照底層圖案的轉移與否可分為半轉保密膠帶、全轉保密膠帶及不轉保密膠帶三大類,目前主要競爭對手為德國、英國及義大利廠商。全轉保密膠帶的底層圖案會全部轉移到被貼物表面,適用於封箱、封貨物的棧板膜及其相關的紙製品,可預防行李箱內放置炸彈的恐佈攻擊。過去,國外的保密膠帶技術是全轉或半轉等級,王佳則研發出專利規格的不轉膠帶,底層圖案不殘留,適用於表面為金屬、玻璃或壓克力的珍貴物品如筆電、名酒等。

切入文具禮品市場,將膠帶功能開發到極致

王佳4名創業夥伴各有專長,現任榮譽董事長王鳴嶽是膠的專家,最淺顯的例子,任何膠帶他只要拿在手裡掂掂重量、聞聞氣味,不必拿厚薄器測量,就知道上了幾條膠、可重複黏貼幾次。副董事長吳加祿是點子王,易撕貼就是他最先提出來的點子,最近他看到小孫子玩膠帶,靈機一動又想到用膠帶做拼貼畫,等於開發出一種新的幼兒美勞教材。另外,董事長王崇慶以保密膠帶技術做保密貼,副董事長王崇庠是王崇慶的弟弟,負責業務和財務。4人一路走來合作無間,如今王佳已經是一家銷售據點遍佈全球、員工多達500人的大企業。

2012年,王佳成立文具部門,開發出更多元化的產品,把膠帶的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寫信給好朋友、怕旁人偷看,用保密貼封口,再適合不過;圖案可愛的保密貼,就是要讓保密膠帶更貼近現代人生活。過去絕大多數只有店家使用的易撕貼,也變化出新風貌,各系列圖案繽紛的易撕貼,搭配不同節日或場合,包紅包、寄信寄卡片都好用。過年貼春聯或展場貼海報,不必再動刀動剪,點斷式雙面膠帶一撕就開。書寫式Memo貼紙,可用於看書做記號或自助旅行時整理票根和各種單據。總之,簡單的膠帶可以變化無數功能,絕對超乎你的想像。(2013.08第49期新活水雙月刊)

知福惜福再造福 効勞神佛及眾生的宗教志工

香煙裊裊的行天宮,常年信眾熙來攘往,有人焚香膜拜祝禱,祈求恩主公保佑、消災解厄,也有人耐心排隊,等候一身青衣的勞生阿嬤幫忙收驚,以期安魂鎮魄保平安。勞生阿嬤,是信眾對行天宮効勞生的暱稱,効勞生是行天宮的資深志工,他們默默行善,為推動行天宮宗教、文化、教育、醫療、慈善等五大志業而奉獻力量。

宗教團體所屬志工中,和効勞生同樣遠近馳名的,首推慈濟,不論何時,但凡發生急難的地方,第一時間都可以見到這群人間活菩薩的身影。而伊甸基金會旗下有一個台灣微客公益行動協會,透過基督教會之間的合作,一年有高達5千人次志工自費到第三世界國家服務,是目前高中以上青年參與最熱絡的志工組織。

行天宮効勞生  一襲青衣、濟世度眾

對於行天宮的効勞生,外界最深刻的印象,應當是他們那襲青天色的長袍。這件道衣寓含「道心」之意,表示効勞生皆秉持無比堅定的道心,積極參與濟世度眾的聖業。

行天宮的志工,並非人人可以穿上那襲青色道袍。行天宮執事李楚華指出,早年所有志工都是効勞生,但是從15、6年前開始,新進志工只能先從事非宗教性事務(頌經除外),例如打掃環境、參與社會救助、導覽、量血壓等,服務滿2年且對宗教有興趣者,經考核合格,才能晉級為効勞生、參與祭祀科儀。然而必須具備5年以上資歷,擲筊獲得恩主公認可,才能進一步受訓替信眾收驚。

到行天宮參拜,一進門就有効勞生分送點好的馨香;希望解厄求平安,服務台有効勞生幫忙寫家運,指導應該參加何種祭解。効勞生做的不止這些,清晨天未亮,他們就會到宮裡打掃,或參與每日清晨的祭祀活動。種種奉獻與忙碌,都是義務發心、不求回報。

很多効勞生自願全年無休,縱使颱風天、風雨交加,天一亮他們就邁出家門,到宮裏効勞,高齡80以上的効勞生大有人在,總數1400名左右的効勞生中,幾乎天天報到的,有5、600人。已故英業達副董溫世仁的母親溫陳寶治在這裡服務40年,每天早上7點半到下午4點半,一年365天、全年無休,是知名度最高的勞生阿嬤。

打從腹中懷著溫世仁起,溫陳寶治就到行天宮服務。溫世仁出生時很難帶,6歲發生意外、造成腦部缺氧,讀高中時駕竹筏搶救狂風暴雨中被洪水圍困的災民而筋疲力竭、陷入昏迷,卻總在行天宮進行解厄儀式後,奇蹟似地撿回一命。溫陳寶治相信這是恩主公庇佑,79歲高齡仍然天天到宮裡服務。10年前溫世仁腦幹出血遽世,溫陳寶治傷心過度中風,不能來効勞了,還是幾乎每天要家人用輪椅推著她到宮裡拜拜,虔誠之心絲毫沒有動搖。

慈濟王玉祝  推廣素食、愛灑結善緣

「地球暖化是每一個人的責任,如何降溫?每個人都吃素,節能減碳,降溫就最快。」在慈濟擔任環保志工與香積志工的王玉祝,多年來足跡踏遍中山區校園和警消單位,以素齋便當與社區民眾結緣,宣導吃素救地球的理念。

王玉祝相信,一個素齋便當,可以引進無數個因緣,這些因緣環環相扣,就能生生不息、把「蔬食護生愛地球」的善念推廣出去。一場齋戒活動,所有資糧都由社區十方大德認捐,背後動員許多社區志工一起完成。

40歲以前,王玉祝是標準女強人,事業經營得有聲有色。不富裕的童年讓她懂得知福惜福,長年捐款行善。大約15年前,她受證成為慈濟委員,投入濟世助人的志工行列。然而,幾乎就在同時,她經歷生命中最大的磨難,女兒叛逆不羈、行為脫序超過10年,一度讓她無助又無奈。

王玉祝說,女兒從國中開始出現叛逆行為,她一邊拚事業、一邊當志工,經常忙到只能趁開車等紅綠燈的空檔扒幾口便當填飽肚子。那段日子,只要想到女兒,她總忍不住痛哭,一遍遍唱著「大愛的孩子」這首歌安慰自己、為女兒祈福。所幸在助人的過程中,她看到很多更不幸的案例,也得到許多師姐的鼓勵,了解這是一種因緣果報,除了不斷祈禱、給孩子祝福,真正無能為力時也只能輕輕放下。

現在,王玉祝的女兒已經漸漸回歸正軌,今年她報考6所研究所、錄取了5所。在媽媽的影響下,女兒學著吃肉邊素,更參加了志工見習課程,被視為是慈濟新生代的希望。這一來,王玉祝更加賣力奉獻,生活中有三分之二時間都在做志工,連老公也不時被她拖下來幫忙資源回收。

從做環保到他鄉訪貧 陳文賢樂在其中

將近10年前,陳文賢從職場退休,一開始只在慈濟擔任環保志工,一周兩天開環保車、整理資源垃圾。漸漸地,他愈做愈起勁,想要奉獻更多,於是再投身國際非政府組織,連續3年前往距離蒙古首都烏蘭巴托50公里遠處的國家孤兒院夏令基地,幫忙蓋房子、種馬鈴薯;另外,他又參加微客志工團的「拯救童年計畫」,去年到尼泊爾一處山谷裡的小村莊訪貧、教小學生念書,今年8月,他還要去內蒙自治區拓點,好讓更多有志參與國際志工活動的年輕人心願得償。

陳文賢的人生很順遂,從小到大讀書、娶妻、生子、就業一帆風順,但他相信因果業報之說,極大的好運,要以極度的誠心加以珍惜,否則好運隨時會消失,所以他一直以積極回饋社會為自己跟家人造福。在外商公司工作的最後幾年,他負責亞太地區事務,經常到國外出差,退休後,索性參與國際志工組織,既可以繼續走遍天下,也能順道助人,一舉兩得。現在,他成了全職志工,一趟又一趟自費出國訪貧,出錢出力也無怨無悔。

陳文賢說,在尼泊爾,他看到一個極致案例,一家好幾口同住一間破舊的小房子,一盞1燭光的燈泡是他們僅有的照明設備,一只鋁鍋是唯一值錢的財產,因為貧窮,才唸小學的3名小姊妹就失去笑容,他不捨地為她們取名「皺眉3姊妹」。「看到別人的匱乏,會更懂得珍惜自己的幸福,也願意回饋更多給社會上有需要的人。」「有能力回饋的人,是幸福的。」他如是說。(2013.08第49期新活水雙月刊)

2013年6月21日 星期五

利百代─60年文具業巨頭致力活化品牌形象

國內知名超商7-11與老牌文具商利百代今年首度攜手,以「利百代open小將」的聯合品牌推出抗菌鉛筆、橡皮擦及色鉛筆等小學生文具用品。對於經常在推陳出新、創造話題的統一超商而言,此舉或許稀鬆平常,但對企業年齡超過一甲子的利百代而言,卻是擺脫過去老氣橫秋形象、活化品牌的重要一步。

利百代國際實業總經理侯震育指出,橡皮擦、鉛筆、色鉛筆,在利百代生產的學生用品裡是強勢項目,今年上半年上市的多款聯名商品,每一款都採限量發行方式,以不斷變化翻新的面貌吸引消費者的眼光。下半年陸續會有更多品項推出,希望藉以創造話題、拉近與消費者的關係。

除了與open小將聯名做文具,利百代去年也首度贊助電影拍攝,由當紅偶像柯震東和簡嫚書主演的國片《南方小羊牧場》故事場景設定在南陽街補習班,片中不時出現的各種文具用品,絕大多數都由利百代所提供。侯震育表示,利百代將這種異業結合視為形象廣告的一種,廣告效果雖然不可能立竿見影,但是觀眾會在看電影的同時獲得一種訊息:利百代仍然健在。往後,當他們有使用文具需求的時候,自然而然會想到利百代。

1948年,老董事長王松振來台成立利華貿易,經營文具和雜貨生意,這是利百代創業的開始。但是1954年在南港設廠,生產謄寫蠟紙,才是利百代之名的正式由來。在上課用的講義和考卷、以及辦公室文件都需要以油印機複製的年代,油印前要先用鐵筆在鋼板上刻蠟紙,鋼板蠟紙又稱謄寫蠟紙,是當年利百代賴以起家的主力商品。

很多人對利百代鉛筆、原子筆印象深刻,但總的來說,利百代的營業主力其實在於辦公用品的區塊,該公司另一項非常重要的代表性商品,是打印台。時至今日,無論是公私機關行號用印、觀光景點蓋紀念戳章,仍然大量需要使用打印台。利百代印台稱霸打印台市場數十年而不墜,很少人會特別注意打印台的品牌,但大家心目中認定的打印台,就是利百代那藍白、紅白或黑白相間的四方形鐵盒模樣。更有趣的是,每逢選舉,選民要在選票上蓋上一個小小投票章,投票所裡使用的印台,也絕大多數是利百代出品。打印台,堪稱利百代最為長青不敗的經典商品。

以卡通圖案做為商品外觀,open小將文具不是利百代的第一回,早在1972年,利百代就推出编號102的小天使鉛筆。這款鉛筆採用當時最先進、也是台灣第一台鉛筆印花機器製造,突破以往鉛筆筆桿以素色為主的限制,印上包含黑、紅、桔、藍及螢光粉紅等五色的繽紛小天使、愛心與箭圖案,筆桿添加香精,散發著淡淡的茉莉花香,油漆材料完全無毒,小朋友即使含在嘴裡也無害。

小天使鉛筆一上市就極為暢銷,在40年後的今天依舊是長銷經典商品,利百代商品企畫部經理林石楠說,在當前五花八門的流行卡通人物中,小天使或許不是最可愛的一個,但親切感絕對數一數二,很多人小時候學寫字時用過它,現在為人父、為人母,子女用的還是它,看到它就好像看到親人一樣。一枝鉛筆成為親子兩代的共同記憶,也屬佳話。

走過一甲子的歲月,利百代早意識到企業形象老化的隱憂並努力調整事業重心。從2007年起,迎合一股來自日本的文具環保風,利百代發表了一系列以「環保無毒」為訴求的創新文具產品。所謂抗菌文具,是在文具的構成材質中添加內含無機銀離子的抗菌劑,可消滅細菌且對人體和環境無害。注入了抗菌、環保、無毒的現代思維,簡單的文具頓時成為高附加價值的用品。利百代的抗菌文具,包括可愛家族抗菌鉛筆、環保六角鉛筆、保育動物原木三角轉寫鉛筆、以及橡皮擦、蠟筆、粉蠟筆等,其中以可愛家族系列最受小朋友喜愛。

至於環保系列六角鉛筆,是利用零碎的木板加工拼接,消費者即使只是使用一枝鉛筆寫字,也可以為環保盡到心力。保育動物系列原木鉛筆首創以台灣藍鵲、黑面琵鷺、櫻花鉤吻鮭、椰子蟹這4種保育類動物為裝飾圖案,另外還有勵志求知系列三角鉛筆,筆身印著各種格言金句、名人名言,文具因此而具備了豐富的文化意涵。

利百代總經理侯震育表示,2000年以前,利百代積極對外擴張、嘗試多角化經營,但最近十餘年來則轉趨內斂、專注於本業的經營,公司體質的調整,除了是因應電腦化之後、人們使用文具習慣轉變所帶來的挑戰,也是為了迎接未來愈益艱困的全球競爭、提前積蓄能量。

侯震育說,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的確為人們使用文具的習慣帶來巨大改變。電子計算機問世以後,手寫用的計算紙一夕之間賣不掉、成為被時代淘汰的產物。但利百代腳步穩健、從不驚慌,因為一直以來,他們就懂得配合市場變化、推出不同產品。一個最好的例證就是,電腦普及之前,傳統複寫紙是利百代營業強項,隨著資訊業起飛,利百代順勢生產各種新型態複寫紙,公司行號都需要使用的發票紙、發票複寫紙,至今仍是利百代的重要商品。目前該公司旗下平鎮廠是國內僅於永豐餘的第二大非碳複寫紙廠,未來目標設定在成為台灣第一,並將研發更多高科技產品如感熱紙等。

另外,利百代也適時切入電腦所無法取代的產品區塊,例如許多電子零件在製造過程中需要蓋章做記號,所使用的印水必須具備擦不掉、不含鹵素(以免遇熱產生毒氣)、不含六大重金屬等嚴格條件,利百代利用其生產打印水的技術和經驗,為許多業者製造、供應這種特殊印水,成功打入電腦業的生產鏈。能夠與時俱進,是利百代得以穩坐國內文具業龍頭寶座的重要原因。(2013.06第48期新活水雙月刊)

歲時紀─風格獨特的東方味手帳 轉型中

2010年,第一代「歲時紀」問世,這是一本充滿實驗性質的手帳,發想者自稱「偷花」。偷花兩字,不是品牌或公司的名字,而代表了兩個人─暱稱分別為「偷」與「花」的黃琬婷和陳可欣。前3年,兩人合做了7本歲時紀,第4年起,黃琬婷因為另有人生規劃而退出,2013年的歲時紀由tulip陳可欣獨立製作。

「歲時紀最大的意義,在於標示我們人生中一段值得記憶的過程。」陳可欣說,歲時紀是她與黃琬婷完全依照自身的需求而設計的作品,由於兩個人的合作擦撞出火花,才讓這本手帳擁有它獨特的風格與生命,今後她還是會因應自己的需求而繼續設計、生產手帳,但不會再沿用歲時紀之名,而是要另訂名稱、嘗試走出不同的路。

陳可欣與黃琬婷原本都從事芳療師工作,2009年,她們雙雙離職,想要一起做一點事情。由於有使用手帳的習慣,又都對節氣、月象、植物等自然事物很感興趣,「市面上賣的手帳多半沒有這些訊息,有些甚至連農曆都不標示,用起來很不方便。」於是她們決定做一本手帳,把自己需要的資訊都放進去。加上當時迷上《黃帝內經》,覺得若把內經裡的四季養生法則放進手帳,讓使用者依循季節的脈絡過生活,將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在做歲時紀之前,陳可欣根本不知道有所謂的「手帳控」族群。她們單純只是認為,把自身的需求和手帳結合,很好玩,卻不敢期待會有很多人來購買她們的手帳。沒有料到,歲時紀推出之後,由於風格特殊,不但在芳療師當中掀起熱烈反應,也有不少研究命理、占星、植物的人都成為愛用者。

第一年的歲時紀最初只印了幾百本,在自己架網站行銷之外,也在牯嶺街創意市集擺攤販售。後來她們應邀參與2010年台北國際書展的市集單元,加印的數百本也幾乎售磬,最後緦計賣出一千多本,受歡迎的程度讓她們喜出望外。

歲時紀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其豐富多樣的附錄,如芳療師之間十分流行的巴哈花精情緒檢表、每個月的新月和滿月時刻表、十二經絡介紹等等。由於手帳需要能夠在打開時攤平,才能方便書寫,所以採取仿古的穿線膠裝、書背外露裝訂方式,包裝則以民族風花布裁成的方巾綁成包袱形狀,如此濃厚東方味的外觀,深受消費者喜愛。

接下來幾年,這本手帳就延續這種風格,只以棉麻布包裝,不製造任何拋棄式的垃圾。為了做歲時紀,大學時唸人類學的陳可欣不但自行摸索,為手帳製作各式各樣的布書衣,就連插畫、排版也都自己來,從縫紉到indesign、illustrator等電腦軟體的使用,有需要就去學,邊做邊成長。

第三年的歲時紀發想時,碰到她要辦自己的終身大事,有送禮的需求,她靈機一動,決定把「花嫁」納入題材,於是那年推出的4本手帳中,就有一本剛好契合她的生命軌跡,每月首頁有一首小文,抒發她的生活小創意和與自然有關的想法,而這本歲時紀,也成為她在婚禮上送給賓客的禮物,博得眾人由衷讚賞。

節氣、按摩、芳療植物、養生…,是歲時紀中最經常出現的主題,第4年的歲時紀要開始設計時,黃琬婷決定專心回到芳療的行業而退出,陳可欣卻覺得自己仍有許多創作想法待發揮,於是她獨力做出6本手帳,其中4本延續前一年的格式,分別是源於對自然養生與植物熱愛的【夢華錄】和【土沉香】,以及延續偷花村小傳奇的【太古】、發想自人妻生活的【韭花帖】,另外,【行歌】和【秋水】則是從她喜愛的小說《紅樓夢》出發,以書裡出現過的中草藥茶飲和花草食譜為主題。

陳可欣笑說,這又是因她自己有需求而誕生的手帳,因為這一年,她是新手人妻,經常得下廚做羹湯,所以每道菜她都先行試做過,覺得好的再收入手帳當中。因此有許多人紛紛預言,將來她若懷孕、生子,肯定會做一本以胎教、教養為題材的歲時紀,忠實呈現她的生命經驗。

陳可欣強調,歲時紀只是個引子,除了作為載體,更希望可以讓大家感受到文化、自然、時序,與好好生活的重要性。她和「偷小姐」黃琬婷都相信,古老的生活智慧有其存在的意義,四時節氣和月亮的盈虧相位可以提點並指引人們生活的方向,那是一種必須要抽出自身觀察環境再回到自己的過程,只是在速度越來越快的當代,逐漸被人們捨棄和遺忘。所以,歲時紀除了一般手帳的節日/時間軸/國定假日提醒,加上農曆/節氣/月相和星座上的月亮相位變化,就是希望使用者在安排行事及起居時更加妥貼順手。

然而,誠如陳可欣在去年底2013年歲時紀的推出感言裡所說的,「許多事並非恆常不變,雖然我們總試圖去追尋永恆。當然,事物還是自顧自地向前…」,她本身也又面臨生命轉彎處,到了又一個改變的時刻。這一年,她一邊做歲時紀的同時,也和先生兩人開始籌備開展另一番事業,他們在石牌找了一間老房子進行改裝,成立「開花生活實驗室」,打算投入植物療法的行業。「我還是會繼續做手帳,但是風格會有些改變,所以不會再沿用歲時紀的名字。」

她說,由於忙著開店的事,她還沒有時間把做手帳的事付諸行動,但是腦中想法不曾中斷過。現在最讓她傷腦筋的事,是如何給過去4年來歲時紀的愛用者一個完美的交代,「我不想利用舊的歲時紀平台宣告自己的新動態,卻也不想一聲不響地就消聲匿跡。」面對將來,陳可欣想得很多,她要在新的實體店面裡充分發揮自己的能量,把店面當做個人工作室,繼續設計、製作手帳,也可能辦活動、展覽、或者販售各式與自然、健康有關的商品。「有了店面,就有無限的可能。」就像當初做歲時紀手帳一樣,她要勇於展現自己的生活態度,「不去做,怎麼知道自己做不到呢?」(2013.06第48期新活水雙月刊)

2013年4月21日 星期日

集日美工─同窗鐵三角 共創品牌做手帳

幾個正三角形組成的小鳥形狀幾何圖,是「集日美工」的品牌LOGO,三角形代表團隊有3名成員,像鐵三角一般合作無間。這個年輕的設計團隊於2006年集結,2010年正式成立品牌生產手帳。集日,取其與「吉日」諧音,也蘊含手帳是「一個又一個日子的集結」的意思;設計工作者討厭被稱為「美工」,集日偏要以之為名,因為他們認為,美工二字代表手感、技術、重視材質、還有豐富經驗下所淬煉的精實美感,希望懷抱這樣的謙遜態度,設計出沒有多餘的裝飾、實用、美觀,適合大眾使用的高品質產品。

集日美工的成員都很年輕,他們其實是台藝大視覺傳達系的同窗兼好友,3人各有所長,安靜沈穩的黃萱主要負責設計,從事網頁設計的王緯婷負責宣傳行銷,目前遠赴上海工作的石旻玄負責插畫及周邊設計。他們各有正職,以業外時間遠距配合,投入文創產業做手帳。由於設計用心、極具巧思,獲得許多手帳愛好者的共鳴。

2005年,他們3人大學畢業,隔年,他們參加青輔會舉辦的中元節創意藝閣競賽,以「摩登獸」拿下第一名,獲得一筆優渥獎金,於是決定利用這筆獎金創業,成立工作室接案從事設計。2009年,他們有了做手帳的發想,2010年推出第一本手帳產品「三六五」。

實際投入手帳生產之前,他們在PTT上做問卷,廣徵手帳控族群的意見,並蒐集許多品牌的手帳做參考,研究別人家的裝訂方式和內頁格式。第一年算是試做,實驗性質濃厚,生產量也不多,只有500本左右,所以是以接近成本的價格在PTT上販售,等做出口碑、漸漸具備商業規模之後,第二年開始在臉書成立粉絲專頁做宣傳、接訂單,也在「讀冊生活TAZZE」和PINKOI等網路平台販售。

集日美工的手帳,獨創標題欄、頁碼、目錄等設計,使用者整本寫完之後,在目錄頁填上標題及頁數,不但日後查閱方便,也有著一種完成一本屬於自己的生活故事書的感覺。有格線的內頁設計,是使用者意見調查時最受青睞的格式,第二年起格線顏色特地調淡 5%,讓人在書寫時既可對齊、又更不受干擾。

在電子產品大行其道、手機、平板電腦皆具記事功能的今日,手帳仍然在市場上擁有一席之地,集日美工的手帳的設計受到肯定,回購率相當高,使用者以25到30歲的女性占最多數。黃萱說,她曾在面試一份工作時提到自己從事手帳設計生產,主考官很開心地表示,他也喜歡寫手帳時那種「自己親筆寫紀錄」的感覺。

王緯婷表示,由於手帳愛好者對紙的品質有著相當高的要求和執著,所以他們十分慎選用紙,在書衣方面,三年來用過石頭紙、泰維克紙、和離形紙等,都是質輕、耐用防水的特殊紙材,內頁則儘量使用符合環保概念的紙張,即使不是再生紙,也一定是經過FSC認證的紙張。FSC是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 (森林管理委員會)的簡稱,這是一個獨立、非政府、非營利的組織,主要宗旨在於保護全球的森林,經過FSC認證的紙張,絕非來自濫伐的原始森林,可以確保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不會破壞地球資源的永續發展。

從第一年開始,集日美工便找新銳插畫家合作設計書衣,一方面藉由插畫家的作品讓手帳的封面更有特色,一方面則以手帳幫插畫家的作品做宣傳,這可以說是一項讓雙方互蒙其利的創意之舉。為了保障插畫家權益,其設計手帳採限量發行,每一本的封底裡都會打上序號,也增加了收藏的價值。

簡化的設計,讓使用者可以自由發揮創意;兼顧實用性與趣味性,讓人在不經意間處處發現驚喜,是集日美工手帳受到使用者喜愛的原因。舉例來說,在2013年的手帳中,農曆初一到初三這3天都有一個小小的骰子圖示,表示放年假、小賭怡情是可以被容許的。4月1日愚人節,這一天的內頁是倒裝的,很多人拿到之後第一時間反映:裝訂錯了。經過解釋、知道這是一種kuso的趣味之後,大家都不覺莞爾。

除了延續前兩年的A6尺寸的一天一頁手帳,集日美工今年又推出更多不同格式的手帳,首先是可以搭配手帳使用的A6系列筆記本,有方格本、便條本、繪圖本三種格式;還有專為上班族設計的「Frog」(青蛙)行事曆,B6大小、一週兩頁,以暢銷書《想成功,先吃了那隻青蛙》為設計理念,青蛙代表最有挑戰性、最容易耽擱的工作,倘若每日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生吃一隻青蛙,其他事情就會顯得輕而易舉,藉此勉勵上班族為自己的人生創造效益;還有A5大小、一天兩頁的日期自填式季誌「WHALE」(鯨魚),是針對需要更多書寫記錄空間的使用者而設計,依春夏秋冬分為4冊,每冊208頁,攜帶方便。

集日美工也希望延伸範圍,多方發展跨領域的合作。除了紙製品,已經與獨立皮革工作室 HIBI 合作發行限量皮革書衣,接下來還計畫設計布書衣、並開發其他非時效性的產品,例如給專頁人士使用的筆記本等。

王緯婷和黃萱表示,做手帳,是一份「勞力密集」的工作。由於手帳使用者要求特別高,設計上要顧慮的地方本就不少,一年365天加農曆及紀念日等,綿綿角角的都要注意,絲毫出錯不得,每一個新的版本,至少要經過10次校對,很多小細節,別人看不出來,非得自己親校不可,既費工又費時。正式付印之後,還是疏忽不得,裝訂要注重攤平性,以免妨礙書寫,任何一丁點的瑕疵,都逃不過使用者挑剔的眼睛。成本高、市場小,是做手帳最大的挑戰。所有販售所得,扣除瑕疵品和通路費,淨利潤不到兩成,當成正職來做,很難維持生計,當成正職之外的兼差,又有難以全付心力投入、生產規模無法擴大的困擾。只是基於對紙製品的興趣,黃萱和王緯婷說,她們還是會繼續努力做下去。(2013.06第48期新活水雙月刊)

2013年4月20日 星期六

巧手剪出萬千祝福──剪紙國寶李煥章 活到老剪到老

農曆正月初一到初三,故宮博物院遊客眾多,人潮洶湧的大廳一隅,一位滿頭銀髮的老先生手持利剪、三兩下剪出春、福、囍等吉祥圖案,贏得在場群眾讚嘆連連。這位老人,就是曾獲頒民族藝術薪傳獎的剪紙大師李煥章。巧剪春花迎新年,是中國人傳統,煥章老師表演邀約應接不遐,故宮只是其一,每逢年節,他的日子總要比平時忙碌許多。

李煥章,山東臨沂人,今年高齡88歲,談起最初拿起剪刀開始剪紙的動機,他說,只是為了排解思鄉之愁。他始料未及的是,這一剪,倏忽已超過半世紀,在不經意間成就出一名國寶級人物。

李煥章說,他出生的地方是傳統農村,過年時家家戶戶除舊佈新,為了不讓新換上的窗紙一片單調,就用紅紙剪出一朵花、一個春字等做裝飾,這就是窗花的由來。除了窗花,紙花還可以做各式各樣的變化和用途,女孩子出嫁,嫁妝上要貼喜花,窮人買不起豬肉,就剪豬頭花放上供桌,或者剪個銅錢圖案給小孩子,充當紅包壓歲。總之,就是取其吉祥討喜之意。

小時看人剪紙,李煥章總是興趣盎然,這種記憶深深烙印在他腦海中。1949年,還在念大學的他成了流亡學生,隨著國軍撤退來台,從此與故鄉、親人遙隔兩岸。再後來,每當思鄉之情濃烈到愁思滿懷時,他就一刀一刀剪紙,讓童年回憶重現於自己的指掌之間。

在台北市擔任國小老師期間,李煥章把剪紙納入自己教授的小學課程裡,他萬萬沒想到,這小小的一步竟然開啟了他後半生的文化傳承之路。1981年,教育部中華文化復興會專員邵庭蘭在一次驗收學校「復興中華文化教學材料」時發現了李煥章的剪紙長才,當下認定剪紙是復興中華文化一門絕佳藝術,於是積極著手擬定計畫、編列預算,啟動政府層級推廣剪紙的機制。

邵庭蘭當時擬定的專案教學計畫,是以學校老師為對象,先由李煥章將剪紙技藝傳教予全台各地的教師,再經由參與專案培訓的教師將剪紙藝術帶回自己任教的學校,將這項傳統藝術傳遞到下一代。

李煥章回憶說,從那之後的十幾年間,是剪紙活動的黃金年代,剪紙在台灣蔚為風潮,各地小學、中學、大專以及社會組的教學成果和比賽得獎作品展,是每年一度的盛事,其中有幾次在國父紀念館中山畫廊展出,著實風光一時。

由於對剪紙活動推廣的用心,李煥章連年受到歷屆台北市市長的表揚,之後又獲頒教育部文化獎章、薪傳獎等殊榮,民國100年,他更進一步得到文化部升格前的文建會肯定,獲登錄為新北市傳統藝術保存者。回顧這一生的榮譽,李煥章把它歸功於紹庭蘭的提拔,所以他每次接受訪問,總不忘提到這位恩人,如果沒有邵先生的伯樂之眼,他縱有再好的技能,也無法如今日般發揮得淋漓盡致。

2007年4月1日,全國首座剪紙主題館-「煥章館」在台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隆重揭幕,館內平日展示李煥章的數十幅剪紙作品,假日則不定期邀請他做實地示範教學,讓遊園的小朋友有親炙大師風采的機會。煥章館的成立,除了傳承民俗技藝,也期盼喚醒世人對傳統藝術大師的尊重,讓民俗文化落地生根。

出於對剪紙的熱愛,李煥章一生不停練習剪紙的方法,不斷研究新的技巧,更勤跑國家圖書館和故宮博物院等地,蒐集各類古書上的圖畫、書法,以豐富自己剪紙的素材。多年下來,他影印的參考圖案多達2、3萬張,堆疊佔據了家中很大的空間。故宮很多書籍原屬館藏限閱,在他獲得薪傳獎之後,館方特別通融,准許他借閱。

接受現代化學校正規教育之前,李煥章上過私塾,結結實實背誦過四書五經等古籍,人文底子深厚。許多歷史典故,他熟記在心。各種剪紙的題材,無論出處是明清小說文本或古人的書法藝術,他都能細說從頭,例如關公為何夜讀春秋、昭君出塞後人生如何…,由他娓娓道來,每每能為靜態的剪紙圖畫增添生動鮮活的面貌。

李煥章的剪紙技法變化萬端,鏤空剪紙、染色剪紙、套色剪紙、噴色剪紙、分色剪紙、折疊剪紙、創意剪紙…,無不精通,他也擅長折疊團花、連續幾何形纏花以及對稱的摺紙剪花,刀法俐落,具特殊性。一般學生使用圓規、花費3、40分鐘才能畫好的國徽圖案,他拿起一張紙折疊幾下,幾秒鐘就能剪好。除了創出立體春字、或圓或方的囍字壽字、以及鳳梨的剪法外,他並創作「百福圖」、「萬壽無疆」、「清明上河圖」、「八十七神仙卷」等巨幅剪紙畫,每一幅都堪稱經典之作。

李煥章說,剪紙,不難,難的是全神貫注,精神不集中就沒辦法剪。他得意地說,自己年近九十,視力還是好得很,沒有近視,也沒有老花,這全靠剪紙的修身養性之功。問他:可有什麼護眼的秘方?他說,多吃蔬菜、少吃肉類,保持心情平靜,無欲則剛。

從事剪紙教學數十載,李煥章桃李滿天下,跟隨他時間最久的學生,超過24年。他的學生來自世界各地,曾有日本學生學成後回到東京開個展,成就非凡。他強調教學相長,經常把學生比自己強的地方掛在嘴邊,絲毫不吝惜向外宣揚門生的個人絕技。

李煥章表示,剪紙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只要一剪一紙,隨時隨地可以輕鬆創作。他每次外出,總是拎著一個黑色大公事包,裡面裝著紙張、剪刀及一些已完成作品,搭公車、捷運時,因為年事已高,都會有人主動讓座,他總是當下回贈剪紙作品以示感謝,令讓座者在驚喜之餘也大開眼界。他喜歡以剪紙和初識者結緣,親朋好友、左鄰右舍有人結婚,他也主動以吉祥的囍字相贈。「禮輕情意重」這句俗諺,在他手下獲得了最貼切的詮釋。(2013年4月新活水雜誌第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