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6日 星期一

就是愛拈花惹草─保種中心4位照顧珍稀植物的蒐藏經理

在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有4位暱稱「植物保母」的蒐藏經理帶領其他7名工作人員負責照顧17大類、1萬多種植物,他們詳細記錄植物的生長狀況,定期向執 行長李家維回報。這4人,都屬於六年級後段班的年輕世代,他們的所學,未必和植物相關,但對植物的喜好和知識的豐富卻是有志一同。


負責蘭 科和茶科植物的王義富,是保種中心開始籌備後第一位到職的蒐藏經理。最有趣的是,他在學校裡唸的是跟植物八竿子打不著的企業管理,從小喜歡種仙人掌,但由 於兄長從事蘭花買賣,耳濡目染之下,他也成了蘭花專家。他曾在北大武山系找到一種全球首度發現的新種蘭花─紅衣指柱蘭,該種蘭花的棲地雖然在去年8月因莫 拉克風災而嚴重崩塌,幸而所採集的兩棵植株已在中心照顧下長出新芽,目前正在審慎評估、有可能於年底移駕台北,在花博上向世人展現風姿。

王義富表示,本土野地採集最困難的是樹冠層,很多樹種動輒30公尺以上,根本爬上不去。而據估計,全球超過半數的昆蟲生活在樹冠上,著生在上面的植物想必也不少。

負責多肉植物的陳伯昆是園藝系畢業,算是科班出身,只不過他最早接觸的植物卻是蘭花。他說,多肉植物包括一般熟知的仙人掌和沙漠玫瑰等,由於園藝化、雜交普遍,造成原生種判斷上的困難,中心又沒有聘任多肉植物顧問,他得兼顧蒐集工作,必須向可靠來源取得或採購種源。

曾經任職於林試所的陳俊銘在中心負責照顧秋海棠科、蕨類及苦苣苔科植物,他畢業於台大森林系,原本只對蕨類情有獨鍾,現在要照顧的對象突然暴增許多。他說,剛來的時候比較辛苦,被迫在半年內多認識幾百種秋海棠,不過卻也因此而讓自己對植物的知識以倍速成長。

自稱「博愛型」的戴勝賢負責的植物種類最龐雜,只要不是其他3個人管的都歸他,包括天南星科、竹芋、棕櫚、芭蕉、赫蕉、芸香、水生植物等,都在他的管轄範圍。

戴 勝賢唸的是農藝系,從小喜歡從野地裡拔野花草回家種植,還有一個很懂草藥的奶奶。他說,他的啟蒙老師是國小五年級時的班導,是班導帶著全班同學種花而讓他 迷上花草的世界。他覺得,每一種植物都有其特色,只要相處久了,他都會對它們日久生情。現在的工作剛好能與興趣結合,可以每天看到一些以前玩園藝時沒有足 夠空間種植的大型植物,如棕櫚、芭蕉等,所以他完全樂在其中。

保種中心的蒐集範圍擴及全球,很多物種在台灣極少見,有些則台灣根本沒有, 如天堂鳥科和赫蕉科植物。更有許多植物是處於絕滅邊緣的稀有物種,中心收藏的植株若不是全球「唯一」便是「唯二」,要再取得頗為不易,一個照顧不當,把寶 貝種死了,真會讓這些蒐藏經理們難過到心碎。所以每收到一個新品種,他們總要千方百計查文獻、找資料,再不然就是請教更多專家,竭盡一切可能讓它們好好存 活下來。

以僅僅4名蒐藏經理,要照顧1萬4000多種的植物,加上蒐藏量快速攀升,中心的人力配置相當吃緊。執行長李家維說,理想的狀 況,是每1500種植物就有1位專責經理。所以他現在最擔心人才招募問題。要找到熟悉植物、熱愛植物,願意委身偏遠的高樹鄉成天與植物為伍,還要能兼顧繁 重的行政與工務的年輕人,是一件遠比籌措經費更困難的事。(發表於2010.08第31期新活水雜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