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身材嬌小、外型甜美,輕柔的語音中流露自信與誠懇,薄薄的不鏽鋼名片上印著一個乍看與本人極不相符的頭銜「英雄」。曾經是知名會計師與企業顧問的吳素環,現在是設計平台「非鉄原創」負責人,她的拿手絕活,是將設計師的想像落實為商品,從打樣、製造到行銷一手包,把一般人印象中生硬又冰冷的不鏽鋼化為一件件精緻而美麗的家飾或文具用品,為生活增添無限風情。
非鉄原創推出的不鏽鋼商品件件都是獨創性十足,連公司組織也很特別,員工只有職務、沒有職稱,想要頭銜、自己取,吳素環自命「英雄」,想做「設計界的台積電」,成立平台幫設計師打樣、製造、行銷;員工則有「刺客」「掌門人」,至於他們各自做的是什麼工作,外界可得發揮想像力猜一猜。
吳素環是南投名間人,出身鋼鐵世家,她的二叔是家族中最早投入門窗製造業的,由於事業有成,帶動整個家族、甚至全村的人相繼投入這個行業。從小在這個環境下長大,她對不鏽鋼加工技術十分熟悉,所以當她在會計審計職場工作到身心俱疲、想要轉換跑道時,自然而然向最熟悉的家族技藝尋求靈感源頭。
大學唸的是會計,吳素環畢業後在會計事務所一待就是16年,其中最後7年是合夥人,擔任企業顧問。她每天工作至少12小時,周末假日加班、稀鬆平常,辛苦之外、提出的意見是否被採納,她無權過問,這種為人作嫁卻沒有主控權的生活讓她愈來愈不快樂,於是她毅然請辭,想要另覓生命的可能。
賦閒不過兩周,她遇到舊客戶,受邀擔任董事長特助,協助公司上市櫃的業務。如此又過了兩年,工作內容有所不同,但她仍然覺得沒有找到自己的理想,決定再依原先的人生規畫走,辭職尋找自己的舞台。
就在此時,她想起四叔吳明清向她提過的不鏽鋼鍛造技術。台灣鐵工業規模雖小,每一家卻都有其專精的部份,有的擅長焊接,有的是組裝,有的是雕刻,他們販賣一成不變的技術,在經銷商、營造廠、建設公司的通路下,賺取每道手續下的蠅頭小利。吳素環的父親和叔叔們各有所長,尤其二叔吳明哲和四叔吳明清熱衷於研發新技術、申請了許多新專利,但是因為傳統鐵工廠侷限於門窗欄杆的製作,不重視設計、外觀或新功能,商品缺乏差異性,再多專利也未能帶來相對的營收增加。
「不鏽鋼製作技術已經歷許多改變,利用不鏽鋼加工技術進行雕塑創作,從二叔吳明哲即已開始,」吳素環說,二叔長年與雕塑大師楊英風合作,製作過許多景觀雕塑與藝術品,中國北京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內、高度近6尺的楊英風不鏽鋼景觀雕塑《鳳凌宵漢》,就是吳明哲他們負責製作並安裝的。大師過世後,他的兒子楊奉琛與吳明哲還一直有合作,直到楊奉琛成立自己的鐵工廠為止。
吳素環的四叔吳明清則研發出不鏽鋼鍛造技術,所製作的不鏽鋼質感與鍛造鐵極為相似,只要噴上適當顏色的油漆就幾可亂真,且質地輕盈,容易製作安裝,適合製造相框、鏡框等裝飾物件。吳素環曾以這種不鏽鋼製作了一支大樹造型的點滴架,送給需要經常接受點滴注射的好友。
「我們擁有技藝高超的工匠,精湛的加工技術,追尋夢想的設計人才,在傳統鐵工業面臨轉型的當下,為什麼不能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創造自己的舞台?」這就是「非鉄原創」的開端,吳素環以不鏽鋼為創作主要題材,結合設計師的發想,鐵工廠的執行,創造出一件又一件的金屬藝術品。「設計師的設計,交由鐵工廠承做,再經由行銷通路推廣出去,利潤由設計師與鐵工廠分享。」
2008年非鉄原創開業後的初代產品,是拿三叔工廠生產的大圓旗杆頭去雷射切割、作成吊燈,因為鎖定國際市場,所以強調東方元素,使用油桐花和達悟族拼板舟的守護圖騰為圖案。吳素環以不斷參展的方式建立品牌能見度,幾個月內跑遍德國科隆、義大利米蘭、法國巴黎等知名國際家飾展,這幾顆吊燈所展現的雷射雕刻技巧,獲得國外專業雜誌青睞,特地派人採訪報導,外國人很難想像,如此精湛的技術,竟然來自台灣民間毫不起眼的小工廠。
非鉄原創初期傾向製作較大型的吊燈、壁燈、屏風等家飾,由於必須配合室內裝潢,一般消費者不太可能買來自行安裝,所以行銷走的是設計師通路,例如一座以牡丹花瓶為圖案的不鏽鋼屏風,「富貴平安」的寓意深受設計師肯定,紛紛訂購用於豪宅玄關。
非鉄原創近期推出的是年度生肖萬用卡、杯墊、DIY不鏽鋼文具收納用品(包括名片架、筆筒、收納盒等),在網路和實體書店通路都看得到,其小巧精緻的程度,讓人忍不住要問:這真的是不鏽鋼製作出來的嗎?台灣的不鏽鋼加工技術這麼好,還有什做不出來的?
吳素環說,由於對供應鏈很熟悉,什麼樣的設計要用到什麼技術?需要找哪一家工廠?什麼樣的設計有技術上的困難或超出成本的考量?她都了解於胸。由於她的創業宗旨是要幫台灣小工廠發揮產能,她找的都不是大廠,只是前提必須是「技術達到一定標準的工廠」。
現在的吳素環,從企畫、設計、生產到商品包裝上市都能操之在我,看著自己的理念一步步實現,感覺很實在,即使最初的理念有錯誤,也能適時加以修正,這種生活很solid,還有一點是:可以正常上下班,所以她很快樂。
不鏽鋼,是非鉄原創挑戰的第一種素材,結合玻璃等具環保特性的異材質做設計,也是她積極在努力的方向。誠如這個公司的英文名字FATE-DESIGN,吳素環相信,由於各自的努力,設計師、鐵工廠業者有緣相遇於非鉄這個平台上面,她相信的,是「命定」的命運,而不是「運氣」的命運,希望大家攜手奮鬥,創造出更多更美好的商品。(2012.08第43期新活水雜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