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練習曲」中有一句話:「想做的事,今天不做,以後大概就不會做。」這句話引發許多人年少時的夢想,也觸動許多人實踐夢想。74高齡的腳踏車業鉅子──巨大機械工業公司董事長劉金標因著這句話的啟發,以15天時間騎鐵馬完成環島973公里 壯舉藉此行動告知世人:年紀大不再只是「髮蒼蒼、眼茫茫、齒牙動搖、年老無用」。
盧介山早年曾擔任公務員,退休後轉到私人企業又工作了幾年,真正完全退休差不多有10年時間。民國85年,國際環台自行車賽在台灣舉行,盧介山和一群同事一口氣買了40幾部腳踏車,大夥兒一起投入新興的單車運動風潮中。那個時候,他們還成立了台中市登高望遠車隊,經常趁假日相約馳騁。到現在,當年的夥伴都已陸續退出,元老級隊員只剩盧介山一人,他也是目前車隊中最年長的成員。
去年9月,基督教甘霖基金會為勸募興建松柏會館的初期經費,發起「熟齡樂活車隊環島行」,車隊以逆時鐘方式行進,從台中出發,一路經過彰化、雲林、嘉義、屏東、台東、花蓮…,最後再回到台中,全程14天、1002公里 ,藉以向世人宣導「有愛不怕老」的意念,鼓勵長青銀髮族「樂活四界走」。
當時,72歲的盧介山又是車隊中最年長的成員。這之前,他雖不曾有單車環島經驗,卻經常參加兩天一夜或三天兩夜的短程單騎之旅,南橫、北橫、新中橫都走過,騎乘公里數加總起來,足以環島好幾圈。這一次,透過熟齡樂活車隊的活動,他說服太太一起報名參加,打算一圓夫唱婦隨、雙騎環島的夢想。車隊走到蘇澳時,由於盧介山舊疾復發,太太和他雙雙退出,未能騎完全程,但兩人的精神與毅力獲得隊友們一致肯定,而且也已留下美好的回憶。
盧介山說,人生到了這個階段,最重要的就是要維持健康,健康來、健康回去,不要造成子女不必要的負擔,腳踏車運動是讓他達成這個目標的最佳手段。騎腳踏車的好處,在於可以隨興、想停就停,十幾年來,他騎車走遍全台重要景點,盡情欣賞台灣美景,因此而身強體健、手足靈活,太太身材更是維持一級棒,已經是當阿嬤的人了,從背後看還常讓人誤以為是小姐。
今年9月底,台中市北區樂齡學習資源中心看上盧介山和張正子的啟示力,邀請他們夫妻出席講座,和其他銀髮族分享他們的樂齡人生。現場反應相當熱烈,出席者發問踴躍,請教騎單車的好處和挑選單車的門道。盧介山夫妻知無不言,更以能夠與大眾經驗分享為樂。
盧介山伉儷現在仍維持早睡早起、每天清晨騎車運動的習慣,一大早天剛剛亮,夏天大約五點、冬天五點半,兩人就整裝出發,從住家騎到大坑風景區繞一圈,來回一趟約3小時、30公里,只有下大雨才能阻撓他們的行動。另外,他們每星期固定兩天到甘霖基金會當志工,為獨居老人打包便當。自己樂活又能照顧其他需要的人的生活,盧介山和張正子為樂齡人生立下極佳典範。(健康台北季刊第103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