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2日 星期六

好山、好水、好茶 坪林茶鄉好風光

 如果時光倒流,回到2006年以前,走北宜公路行經坪林,公路兩旁店家除了賣茶葉,絕大多數兼著販賣一些可以快速填飽肚子的小吃,如炒米粉、豬血湯、炸粿…。時至今日,同樣一段水柳腳路上,餐廳取代了小吃攤,店家紛紛在後院緊鄰北勢溪的沿岸設立戶外泡茶區,品賞在地美食、泡茶觀魚賞景,是注重旅遊品質的現代人專程來到坪林尋求的茶鄉生活況味。

2006年雪隧通車,對坪林的經濟活動帶來莫大衝擊。人稱「阿娥姐」的坪林導覽解說員林月娥說,雪隧之前,台北到宜蘭必經坪林,公路局每5分鐘一班車,現在的形象商圈當年就像一座大型停車場,塞車最嚴重的時候,從入口牌樓到坪林新橋不到300公尺,一個小時車子還開不出去。
阿娥姐的說法雖然誇張,但不難想像當時坪林車輛熙來攘往的情景。只是雪隧一開通,從台北走5號國道直達宜蘭,車程縮短一半以上,坪林一夕間門前冷清。多年來,坪林人努力想找回失去的商機,他們所能憑藉的,不是高度開發的人為建設,而是大自然賦予的優勢,好山好水及百年傳承出產的好茶,才是坪林最吸引人的所在。
坪林四面山脈綿延,雲霧繚繞,明初就有人開始種茶,「茶鄉」美名百年不墜。坪林文山包種茶係以青心烏龍烘焙,屬半醱酵茶,茶葉呈條卷狀,茶湯顏色金黃,喉韻甘醇、香氣幽雅清新。茶葉是坪林的核心產業,全區農業人口9成是茶農,可耕農地差不多都種茶,茶園面積900多公頃、年產茶葉超過70萬公斤。
除了先天氣候條件適合種茶,坪林與台灣其他茶產區最大的不同,在於全境位於翡翠水庫上方。1987年完工的翡翠水庫是大台北地區民生用水的主要來源,民生用水最懼污染,水質要求特別高,坪林全區為水庫集水區,農業活動用藥管制十分嚴格,時時檢測水質,形同為茶葉安全衛生設下一道額外的關卡。
在形象商圈擁有一家店面的德志茶園老闆鐘文元說,坪林全區都在水源保護區內,為了維護水源潔淨,所有可能造成污染的活動一律禁止。坪林區7個村就設置7座污水處理廠,山上每3到5戶人家共同設置一座小型處理廠,每個露營區也有單獨的污水處理廠,無論颳多大風、下多大雨,只要風靜雨停3天,北勢溪水就完全恢復清澈,翡翠水庫的水質最全台最優。
在翡翠水庫上游經營「鬍鬚茶園」的王成意,由於兼顧水土保持、用藥安全及環境保育,維持高品質的茶葉生產,先後於2001、2003年獲得神農獎殊榮。坪林文山包種茶在2006年北京第三屆「國際茶葉博覽會」擊敗14國近250種好茶,勇奪「半醱酵茶類」冠軍。這些都是坪林茶葉品質優良的證明,也是坪林掩不住的榮光。
近幾年,坪林包種茶積極轉型有機栽種,透過有機轉型,復育當地環境,讓產品更具競爭力。另一方面,坪林農會致力於多元化經營,透過在地商家研發推廣各式茶餐、茶產品,中式茶食如茶糖、茶糕、茶粿、茶梅、茶葉南瓜子,西式茶食如茶香牛軋糖、茶香蛋捲、綠茶酥、綠茶冰淇淋,以包種茶的清香去除甜點的膩口感。此外,茶皂、茶油等也是坪林知名的茶葉副產品,去年底,坪林農會以茶葉搭配特色茶葉副產品,推出「坪心淨沏」等3種茶禮盒,均入選2012農漁產百大精品。
坪林茶文化,在建築上的具體展現,是全台唯一的一座茶業博物館。坪林茶業博物館位於坪林舊橋旁,1997年落成開幕,採北宋時期閩南安溪四合院造型,建築外觀採長廊、圓門等仿古設計,以磚瓦與木材為建材,營造古色古香氣氛。內館共有5座:歷史沿革館、綜合解說館、活動主題館、多媒體放映室、茶藝館及茶葉販賣部。這裡定期舉辦各項茶葉及名家茶藝作品展示,除茶藝館外完全免費開放參觀,是茶鄉之旅不容錯過的一站。
茶博館周遭約3公頃的廣大山坡地,是「坪林生態園區」,保存各類植物生態,有茶花林道還有茶神陸羽亭、茶藝休憩區等。其中供奉茶郊媽祖的「思源台」是北台灣茶史的重要見證。地方盛傳,茶郊媽祖保佑考生特別靈驗,許多考生都持著包種(包中)茶香包前來膜拜,祈求媽祖恩賜順利高中。
危機,常常也是轉機。本身在坪林老街經營「福長商號」的阿娥姐說,從前大家習慣走北宜,根本不知道坪林還有一條全台最短的老街,雪隧通車後,從5號國道下坪林交流道,先到老街才到形象商圈,懂得欣賞坪林自然美的遊客踏進老街的腳步頻繁了,老街意外起死回生。
同樣具備導覽解說員身分的德志茶園老闆鐘文元說,坪林響應政府「一鄉一特色」政策,努力開發各式茶餐及茶葉副產品,至今已打響相當名號。以他們家最自豪的茶粿為例,從1997年元月開賣至今,人氣始終紅不讓,最高紀錄一天就用掉100斤米(做成茶粿約160斤),目前假日總是吸引很多遊客上門購買,平日也是超夯的團購美食。



坪林區公所經建課課長莊宏章說,為了加速坪林經濟轉型,2008年起坪林區公所配合新北市政府環保局舉辦「低碳旅行」活動,2009年並發行全台第一張「碳匯券」,民眾持券到強調不使用免洗餐具、落實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不提供塑膠袋、優先使用當地食材的「綠色商店」消費,店家便提撥10%金額存入坪林鄉植樹基金,植樹固碳,希望創造坪林低碳旅遊零碳排放、地球無負擔的新旅遊模式。

坪林低碳旅遊今年預計五月上路。五月,是坪林春茶採收、製茶完成的季節,緊接著六月就有年度盛會~茶區藝術季登場,遊客來到坪林,品味茶香之外,千萬不要忘記欣賞大自然之美,坪林區公所近年積極整修新舊步道,又利用「魚逮(造字)」魚堀溪護岸構造物新建了一條坡度平緩、適合親子共騎的自行車道,與原有的金瓜竂溪自行車道串聯起來,全長23.4公里,是國內最完整、最長的自行車道。無論是愛走路的、愛騎車的人,都可以在坪林發現新樂園。(2012年第41期新活水雙月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